地方债务需有“大口径”管理思维
“地方到期债务压力大小,要看财政收入特别是土地收入情况。”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吕风勇对记者说:“今年房地产市场较为火热,土地出让金以及房地产营业税有所增加,但是整体经济环境只在8月份出现好转,财政收入增长缓慢,地方支付能力并没有显著增强,甚至有所削弱。”
财政部刚刚公布的数据,印证了这一判断。今年1~8月累计,全国地方财政收入(本级)46446亿元,同比增长12.8%。地方财政收入增长,主要是前几个月房地产市场成交额大幅增加,带动相关地方税收增加。根据此前业内人士的估算,今年地方政府的偿债额在2万亿元左右,几乎占到地方政府全年财政预算收入的两成。尽管一些地区举新债还旧债能力削弱,但是举债愿望依然强烈,因此地方债务总体来看形势仍然严峻。
吕风勇表示,如果存量地方债务出现展期,那么对地方政府的信誉,特别是城投债的评级、价格、利息都会产生影响。同时需要对增量债务进行严格控制,加大对地方举债的监测监管,融资平台筹集的资金必须专项专用,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有偿债能力的或者有担保的可适度放宽规模,不能产生效益的则必须严加限制。
“从去年底地方债务就进入偿债高峰期。”吕风勇说,如果土地、房地产市场不出现断崖式崩盘,那么地方债将有一定还款来源支撑,酿成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不大。而在三四年内楼市崩盘的可能性也不大,存量债务有望在这一期间内消化完毕。所以,目前的风险还只是潜在的风险,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不会出现大的冲击。
北京融创恒基地产公司近日以7.31万元/平米的折合楼面价,摘得北京市朝阳区农展馆北路一个地块,成为新科“地王”。“地王”纪录屡屡被刷新,让人很自然联想到土地收入的上涨,这显然与整体房地产市场的火热程度有关。统计显示,1~7月,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20151亿元,增长49.4%。虽然大幅增长的土地出让收入增强了地方偿债能力,但是土地财政不可持续,“卖地偿债”使得一旦土地出让金下滑,必然会造成地方政府可支配收入的减少,面临更严重的偿债压力,严格地方负债管理,仍不可掉以轻心。
虽然我国地方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但是近年来部分债务的隐蔽化以及融资渠道的多元化,却有可能导致整体负债率被低估。按照审计署之前的报告,一些地方开始借道信托、融资租赁等进行变相融资,产生了部分难以监测的表外业务。由于“影子银行”的存在,上半年不少资金也通过金融杠杆的腾挪,流入了地方融资平台。因为部分地方债务运作不透明,很可能使得在债务规模、负债率以及风险评估上出现偏差。
比如说,去年以来政信合作类集合信托发行就开始升温,备受地方政府的青睐。虽然8月份地方债务审计启动后,发行规模迅速萎缩,但是大量的存量债务已经形成,正是这部分“影子债务”的存在,使得人们产生了对地方债务风险估计不足的担忧。
因此,业内专家建议,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必须实行“大口径”管理监管部门也一直强调,要建立一个全口径融资平台负债统计制度,如此才能覆盖那些隐性的表外债务,才能真正实现对地方债务规模的总量控制。
事实上,地方政府需要兜底的债务,包括偿还、担保以及救助等多个科目。除去建立全口径的统计制度外,还应当在增加债务透明度上下工夫,这是防止地方出现变相、违规融资的根本途径,应当考虑建立地方财政预算硬约束,对地方负债设置负债率、融资规模等指标。据悉,目前已有江苏等多个省份,开始实行严格的举债审批制度,对融资平台实行财务监督和计划管理,并对市、县两级的债务风险进行提示,以防止整体债务风险滑出警戒线。
此外,也可通过允许地方发债来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的透明度。今年8月,山东省就作为国务院批准自行发债的试点省,自行招标112亿元债券。市场化运作将加大地方债收益和风险的透明度,提高民众的监督力度,有利于控制地方债务风险。地方之所以大规模举借债务,主要是为了启动地方投资。为缓解地方举债压力,还必须尽快激活民间投资。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有效落实引导民间投资激发活力健康发展的措施,指出坚决打破各种对民间投资制造隐形障碍的“玻璃门”、“弹簧门”,彻底拆除“表面迎进去、实际推出来”的“旋转门”。将来民间投资的活跃,有望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地方债务风险以及土地财政等问题。